郑矿机器

你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设备知识

水泥粉磨的细度指标和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8-03-07 02:24:00发布作者:郑矿机器
  水泥粉磨的质量控制,主要有细度、混合材掺量和SO,含量等。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因混合材掺量和石膏掺量(SO,含量)已经确定,通过检测水泥细度来调整粉磨工艺参数,从而控制水泥产品质量。水泥细度对水泥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水泥颗粒越细,其表面积就越大,因而水化较快也较充分,水泥的早、后期强度都较高;但硬化时收缩较大,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较差,且磨制成本增高。因此,细度指标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水泥
  对水泥细度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筛余、比表面积、颗粒级配三项,企业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筛余或比表面积来进行水泥细度的测定和评判。实际应用中发现,即使是筛余相同或比表面积相近,但由于颗粒粒级和形貌不同也会导致水泥性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1)筛余。筛余是水泥生产常用,也是延续很久的方法。《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要求其80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另GB 175—2007中也将细度指标也由强制性指标改为推荐性指标(选择性指标)。目前在水泥生产中水泥磨得很细,有的80um筛筛余小于l%,这样筛余指标就不能全面反映水泥细度的真实性,据此也很难控制水泥强度。此种状况下,用80um筛余控制水泥细度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大多数水泥企业采用45um方孔筛筛余作为水泥细度的控制指标。
 
  (2)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即单位质量水泥颗粒的总表面积(m2/kg),其值越大,表明水泥颗粒越细。比表面积所代表的细度含义比筛余更确切,它与水泥性能的相关性比筛余更密切,但也存在局限。如:比表面积很高的水泥其强度可能不高,而比表面积不很高的水泥,若水泥颗粒级配合理,其水泥强度可能会很高。显然80um筛余和比表面积只能部分体现水泥的颗粒大小情况,据此无法完全了解水泥颗粒级配情况,因此完全依据80um筛余或比表面积,来控制和判断水泥性能是远远不够完善的,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3)颗粒级配。水泥是由不同粒径的小颗粒组成,小颗粒小于1um,大颗粒大于80um。水泥的颗粒级配(也称粒度分布)反映了各粒径区间内的颗粒质量分数,是水泥颗粒大小的全面描述;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如强度、流动性、混合材的掺加比例等)有强烈影响。

       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工程师指出,要生产出优质的水泥产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是其必要条件,郑矿机器是国内专业的水泥生产设备供应商,制造的设备完全能够满足高质量水泥的生产要求,欢迎广大客户前来考察、合作。
营业执照,仅供网站使用